Dear Simpany

Dear Simpany

2022 年 2 月是我進 Simpany 滿四週年,想寫一封信給你,作為我們認識四週年的紀念,也紀錄一下這四年來的一些小事。

四年,說長不長,也是扎扎實實幾年歲月。我查了一下,如果是婚姻伴侶的話,結婚四週年稱為「絲婚(Silk Wedding)」,代表像絲線一樣緊緊聯繫著;認識四年要幽默一句:「我看著你從小長大」,好像也蠻適合的。不過仔細想想,累積四年的情感,現階段應該比較像一起成長打拼的同齡好友,你有時衝得比我快,我不想輸卯起來狂追你,當我發現你需要幫忙時,我也沒想太多,就是一起來解決吧。我們各自埋頭苦幹,再一起共享快樂;也很常感到受挫,但更重要的是,不管結果如何我們可以一起站得直挺挺的。

回到四年前,還記得離開上一份工作時的感覺。當時在表演藝術產業,看著身邊的前輩同事都很投入在藝術行政、或藝術生產的領域,當時的我,生命經驗和職涯歷練都是菜逼八,但身邊的人都似乎很自在滿足的走著這條路,有的人甚至走了十幾二十年都這樣,似乎只有我對大環境滿腔的困惑無處可去,我開始問自己:「我以後就會像 xxx 一樣在 xxx 劇團或表演場館上班,對吧?」但好像也不是,說不上來。所以開始上人力資源平台找工作,想知道自己如果被放在市場裡是一塊怎樣的豬肉,不出所料,薄薄的履歷乏人問津,整個滯銷。心情是煎熬的,但也只能耐心等待(感謝當時有兩隻貓陪我渡過每一天❤)。

後來遇到你在應徵「客戶服務專員」,自己暗自揣想:「拜託,『客戶服務』這件事我根本專業,之前做藝術行政最不怕的就是『講話』和『服務』」,抱著不期不待不受傷害的心就投了履歷,居然很快收到面試通知。但當時已經太久沒跟人聊天了,私自把那場面試定義成「就去好好跟對方聊天吧,反正也不一定會上」的一個面試,我話匣子打開也聊了很多自己對於「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上次工作 xxx 怎樣還可以做得更好」的想法,很愉快的聊完就回家睡覺了。然後過完一個農曆年,我就開始在 Simpany 工作了。 

2018 年首次受邀到 Kafnu 為創業者們說明開公司是什麼。(照片為講者端容)

如果有人問我 Simpany 的客戶服務專員是什麼,應該可以這樣形容:「是具備專業知識、幫助創業者的客戶服務工作」,服務對象是創業者,創業者把財稅申報的需求交給我們。有人可能會問,會計產業做了幾十年的服務,不就是報稅嗎,那 Simpany 有什麼不一樣?

有時候我會以為自己是不是不小心參與一場革命 XD,在數位開發、稅務申報的交集點上嘗試突破。目標並不是要推翻既有價值,或挑戰法規,而是站在這個交集點上找到「幫助創業者」更多可能性,而且嘗試做出產品給創業者使用。我隨便寫幾個「從零開始」的 Simpany 產品故事來紀錄一下:

  • 曾經有位客戶的整本手開發票本的大寫寫錯字,通常如果是發票的大寫寫錯要通知對方寄回發票修改,我簡直哭出乃。這段處理過程實在太費時,痛感經驗也明確 XD。回到「幫助創業者」的核心價值,創業者只是需要有一個畫面告訴他發票稅額怎麼算、大寫怎麼寫,立馬和工程師討論一起在白板上寫下「Simpany 無腦開發票」的文字、也畫了幾個想像圖,後來工程師大神生出路邊店家都在用的「Simpany 手開發票小幫手」,之後更進化推出簡單到使用者驚呼的「Simpany 電子發票」。
  • 曾經有位客戶,每一期營業稅申報都有超多小額電商手續費進項電子發票,數量驚人,但某一期營業稅開始,他都不提供這些進項發票了,一問之下才知道因為平常忙業務都來不及,整理發票很費時,所以乾脆放棄印出來這些可以扣抵的電子發票。再次回到「幫助創業者」的核心價值,既然電子發票都有打統編,利用財政部電子發票整合平台的機制,開始往直接幫客戶下載進項電子發票列表,直接省去客戶整理電子發票的時間,還不用怕漏掉稅額浪費,更加速申報作業速度,就是現在 Simpany 客戶使用率高達 9 成的「Simpany 電子發票進項總表」。
  • 蠻多產業都有外包人員填寫勞報單的需求,勞報單的格式五花八門,但申報時若勞報單資料有缺或手寫字跡潦草看不懂,在申報時就會卡住無法進行,又要再次與客戶溝通正確資訊。除此之外,扣繳二代到底怎麼算,創業者也常常有聽沒有懂,更遑論要跟所得人溝通了。我們開始想如果勞報單是電子化的,可以設定必填欄位讓所得人線上確認並回覆,同時也自動計算扣繳二代金額,那就可以節省創業者、外包人員的很多時間。現在「Simpany 勞報小幫手」應該是成為 Simpany 優化最多次的產品。
先前定期為記帳客戶舉辦線上講座,每次直播都緊張萬分,但直播完都超開心!(右至左為 Brooky、羽勛、景筠、雅筑)

如果還有什麼是最值得紀錄下來的,Simpany 客戶服務的日常就是消化客戶的回饋,既然是服務業,也是會面臨到客戶不滿意回覆速度、提出更多服務上未被滿足的需求,老實說看到客戶「真心」的回饋也會有走心的時刻。但只要客戶提出足夠具體的回饋建議,整個團隊在 Slack 上內部討論串有時真的長到不行,常常都以為大概來到一個最愛挖洞給自己跳的公司。有人常會給 Simpany 貼上「新創公司」的標籤,但說真的「新創公司」到底是個什麼型態、到底有什麼特質,其實沒個標準;這四年來我學到「最新創」的詞彙大概就是「優化」 XD,更準確的說後來我發現「優化」在 Simpany 其實是動詞,把「可以再更好一點的那些改成更好」的動詞,對我來說工作上最療癒的時刻通常不是新產品上線的吃點心慶祝時間,而是客戶跟我說「我懂了!」,因為代表我幫助他解決了疑問。

我們一起走在這條路上,這條將稅務申報流程處理到更順的路上,這條將電子發票系統功能越趨完備的路上,這條將客戶需要知道的稅務知識整理的更好的路上。在這條路上,我想告訴你的是:「能做的永遠都不嫌多,但把事做好且能持續穩定是我們更該努力的。」

謝謝你還在運轉著,謝謝我也還很開心工作著。
我和你都活得比四年前的更好了。

謝啦,Simpany!

ChingYun 2022.03.02

🧡 Simpany 也正在招募中哦!歡迎加入我們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